close
之前在PTT上讀到一篇關於獨立書店的文章
內容大致是受到連鎖書店的夾殺,獨立書店在風雨中掙扎,最後終將落幕。
然而,在全球化的壓力下,不只是書店
我們習得的知識、生活用品、電影、住宅
全都是國際樣式中的一種,複製而後貼上
我們複製的是全球的思維,但實際上 我們學習的應該只是美國的思維吧!
好萊塢電影、書籍、住宅樣式、教育等等
或許是因為殖民性格或是傳統的價值
台灣人是一群非常沒有自信的人 連帶的缺乏民族心
這個問題太過沈重
回到原本全球資本的問題
書店之外,便利商店、量販店、家具行、咖啡店、餐廳等
已經沒有獨立商店存在的空間
原本小時候購買文具的小書店、傳統雜貨店、懷念小吃
很多都漸漸消失
想想老街 原本應該充滿該城市的記憶與歷史的街道
今日我們看到的 必然是星巴克、麥當勞、Heng Ten之流連鎖商店進駐
老街之情蕩然無存
面對時代的潮流,我們該是順其自然服膺於全球資本的雄厚財力下
還是應該站起奮鬥 對抗跨國性資本?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